海南积极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新华网


海南积极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2025-08-06   09:15:50
来源:海南日报
字体:

  原题:我省积极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

  39个服务站 11万次“心灵修复”

  冲洗,切片,去籽,手打,加入糖浆、茶汤和冰块……8月4日,在海口市美兰区润心服务站康饮吧,陈怡(化名)熟练地做出一杯杯手打柠檬茶。“感谢支持!”当她将新鲜出炉的柠檬茶递给顾客时还不忘道谢。谁能想到,这位动作娴熟的“茶艺师”,三个月前还是一位拒绝与人交流的精神障碍患者。

  类似的故事,正在全省39个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站不断上演。今年,我省统筹省级资金2000万元,积极推动2025年省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开展。截至7月,全省已在各市县设立39个康复服务站,累计服务超11万人次,并帮助部分康复患者实现就业,用爱与专业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晴空。

  打开心门,重建生活信心

  8月5日上午9时,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中贤小区的润心服务站里,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篇生活乐章。十余名精神障碍患者正围在一起准备午餐。两个半小时后,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让大家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57岁的张磊(化名)边吃边称赞午餐味道好。“在家只能看电视,太孤独了。来这里有人聊天,还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参加。”张磊笑着说。7年前,他因遭受父亲去世打击而患上精神疾病,其后三次入院治疗,病情反复。自从去年11月首次参与服务站康复活动后,他成为这里的“常客”。“我每周至少来一次,每次活动都不一样、都很有趣,让我能够放松下来,真实地表达自己。”他说。

  “社区康复服务要突出生活场景的重建。”海口市美兰区润心康复服务站负责人刘玉山介绍,站点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活动,常设服药训练、心理康复、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等课程,全部免费向患者开放。

  社区康复服务不仅改变了患者,也温暖了患者家属的心。“儿子刚确诊精神分裂症时,我感觉天都塌了。”陈女士介绍,此前儿子病情反复且抗拒治疗,一度让全家陷入绝望。自去年加入万宁怡心社区服务站,通过系统康复训练逐渐好转。

  “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康复有效破解了“住院—回家—复发”的恶性循环。继去年将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列入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后,今年省政府再次加大投入,为患者提供更系统、连续的社区康复服务。据介绍,各康复中心打造由社工师、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在各服务团队的努力下,参与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社会功能恢复率也逐步提高。

  走出家门,就业点亮新生

  “就业是检验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的鲜活标尺。”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社区康复站积极挖掘资源,设立就业实训区,让患者在康复中提升就业能力、在就业中巩固康复效果。

  三亚市崖州区鹿城心灵驿站设立“绽放希望之花”职业康复训练站,包含“爱心超市”“职业模拟室”“手工驿站”等模块,培养康复者成为店长、售货员等,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融入社会。驿站同时与当地酒店合作建立残疾人职业训练基地,提供技能实训平台,助力康复者就业。患者小梅(化名)在爱心超市学习货品摆放、销售和记账,目前,已参与服务101人次,售出25件手工义卖作品。“工作让我很充实快乐,我要坚持下去。”小梅充满信心。

  各市县服务站目前已构建起“职业评估—技能培训—岗位实践”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康复者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服务他人中找回自信。28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飞(化名)每周准时到润心服务站工作,他通过带领新学员熟悉环境、打扫卫生获得报酬。“每月收入虽然不多,但这些钱能帮到家里,我也能实现自我价值了。”小飞相信未来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持续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走向社会。(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