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已近尾声,热浪却未曾退场,机坪上蒸腾的热气依旧炙烤着每一寸土地,航班起降的轰鸣声仍日夜不息。海航技术的机务维修人员时刻坚守在岗位一线,用专业和汗水为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保驾护航。
高温下的坚守:细节决定安全
航前、航后、过站检查,这三样活儿在暑运期间变得格外“热闹”。航前检查需赶在天亮前完成,确保起飞时状态满分;航后检查则要等到最后一班飞机落地,即便是后半夜,该查的部件、该做的检测也丝毫不能含糊;过站检查更是争分夺秒,利用旅客上下机的间隙快速完成,不耽误航班一分一秒。
董骏龙是海航技术中南维修基地海口维修二室的一名航线维修技术员。“师父常说,咱们手里的活儿连着天上的安全。”董骏龙说,“每次检查,我都会把每一个细节在心里过一遍,从轮胎到刹车,从机头到机尾,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小问题。”
汗水浸湿了工作服,又被晒干,留下一圈圈盐渍,但董骏龙和同事们毫无怨言。“只要想到经过我们的手,每架飞机都能安全准点地载着旅客飞向目的地,心里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他说。
争分夺秒:更换部件保障安全
在福州机场,海航技术福州维修基地航线车间的陈宝荣,正经历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更换任务。“宝哥,过站绕机检查发现前轮磨损超标,需立即支援更换!”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
“收到!”陈宝荣和搭档小董迅速抓起工具包冲向停机位。
时间紧迫,他们迅速架好顶升设备,开始更换工作。“周围设备净距安全,安全销、转弯销装上,开始顶升!”小董的声音夹杂着机坪的噪音,带着嘶哑的急迫。
陈宝荣紧盯着力矩扳手的刻度,确保每一颗螺栓的紧固力矩都精确无误。“最后一遍检查!胎压、螺帽、销子!”他喘息着喊道,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最后签下放行单,看着新装的轮胎随着飞机加速升空,陈宝荣松了一口气:“每次争分夺秒的更换,都是我们对万千旅客出行安全最实在的承诺。”
穿梭中的责任:连接千万旅客的归心
在北京首都机场,海航技术北京分公司的车辆管理员赵战彬,正握着方向盘在机位间穿梭。“赵师傅,飞机即将落地,请送两名机务人员到106机位保障!”对讲机里又传来急促的呼叫。
暑运期间,航班密集,赵战彬一小时跑六七趟是常事。“我把车内空调开足,尽量让他们好好歇会。”他说,“他们在机坪上顶着太阳接送飞机、更换部件,我得把路跑顺了,才不耽误他们的工作。”
每一趟穿梭,都连着千万旅客的归心。赵战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我把车子跑得稳,他们的检修就赶得及,航班才能准点起飞。这暑热里的奔波,值!”
跨越千里的实战练兵:严谨责任专业并重
大新华飞维空港维修基地的系统技术员凌家楷,今年暑运期间和同事们从海口来到重庆支援航线维修工作。“这已经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第六周了,蜀地的阳光似乎比家乡海岛更热烈。”凌家楷擦了擦汗说,“每天在近40度的高温环境下保障航班,对我而言不只是常规任务,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实战练兵’。”
凌晨,接到飞机拖回排故的紧急任务后,凌家楷和重庆同事迅速响应,成立专项保障组,明确分工,投入工作。“大家协同作战,齐心协力克服恶劣天气,高效处置,最终顺利完成排故任务。”他说。
在重庆的日子里,凌家楷收获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航线的老大哥们总是耐心地讲解工作内容与潜在风险。”他感慨道:“在他们身上,严谨是刻进骨头的标尺,责任是焊进生命的承重梁,专业是融入血脉的基因链。”
高空中的挑战:精准排故保障飞行
在深圳机场,海航技术广东维修基地深圳维修中心的林志杰,正面临着一项艰巨的排故任务,某B787飞机在航后检查时出现方向舵状态异常,需立即执行AOG排故任务。
“方向舵PCU位于飞机垂直尾翼上,需使用高空车进行接近,且PCU本体较重,天气炎热,给拆装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林志杰说。他主动请缨,抽调党员技术骨干组建专项排故小组,通过查阅手册、评估工作环境、开展风险分析并制定缓解措施,精心备好各类工具和航材。
在近20米的高空中,他们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高效完成PCU更换,保障飞机正常执行暑运航班。“看着飞机安全准点起飞,我们的内心充盈着踏实与自豪。”林志杰说。
心理关怀:EAP团辅活动温暖人心
在暑运高峰期间,海航技术云南维修基地党群业务中心组织了EAP团辅活动,为一线同事缓解压力、疏导心理负荷。“正值暑运高峰,大家高强度、高压力工作,需要放松身心。”活动负责人梅墨银说。
活动现场,同事们积极参与游戏环节,欢声笑语不断。心理咨询老师通过专业的引导和互动,帮助大家释放了压力。“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梅墨银说。
他们的暑运故事,既是海航技术人员日常工作的真实缩影,也是整个暑运攻坚期间凝聚起的动人篇章。海航技术人员用专业、汗水与坚守,将“平安出行”四个字写进每一架飞机的起落安妥之中,也写进这个暑运每一个平凡却重要的时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