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区北铺村:琼式月饼匠人续写中秋百年传承-新华网


海口秀英区北铺村:琼式月饼匠人续写中秋百年传承

2025-09-15   23:31:07
来源:新华网
字体:

  中秋前夕,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北铺村的“五元和”月饼生产基地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五元和”月饼第四代传承人曾德文与工人们正忙着将揉好的饼皮与馅料送入模具,另一边,刚出炉的月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被整齐地摆放晾凉。这座承载着百年匠心的小村落,正以其独特的琼式味道,吸引着八方来客。

  北铺村,旧时称“北铺市”,明清时期因地处琼北交通要冲,成为方圆数十里的商贸重镇,尤以糕点加工业闻名。当地流传的民谣“北铺市,糖糕铺,道堂虚,缝衣裤”,生动描绘了昔日的繁荣景象。

  在众多手工业中,北铺村的糕点制作凭借其独特的配方与工艺脱颖而出,成为琼式月饼的发源地之一。

  “五元和”月饼的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当时,北铺市饼铺有一名叫林大国的学徒,经过多年苦练,掌握了精湛的制饼技艺。

  1932年,林大国成为饼铺主按,他改良的月饼因口感绵密、不甜不腻而深受客商喜爱,这里的月饼由此声名鹊起。此后,制饼手艺在林家代代相传,1945年,林大国的女儿林桂梅接过衣钵,每到中秋便挑着竹筐在北铺老街叫卖月饼,成为老辈人记忆中的温馨画面。

  20世纪70年代,林桂梅将手艺传给了长子曾令新。

  1977年,曾令新在北铺老街租下一间15平方米的门面,开创了“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顾客既能观看手工制饼的全过程,又能买到当天新鲜出炉的月饼,这一模式让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如今,曾令新的儿子曾德文成为第四代传承人,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升级,成立了“五元和”月饼品牌。

  “五元和”月饼之所以深受消费者喜爱,关键在于其坚持手工制作、现做现卖以及低油低糖的健康理念。不同于部分市售月饼的甜腻口感,北铺月饼沿用百年配方,椰丝、咸蛋黄等馅料比例经过反复调试,食用油和蔗糖用量均低于工业生产的月饼,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

  “我们的月饼每天早上备料,上午揉面包馅,中午烘烤,下午就能上架销售。”曾德文介绍:“顾客买到的月饼生产日期多为近几日生产的,充分保证了月饼的新鲜度。”中秋旺季时,每天能卖出大量月饼,不少海口市区的顾客甚至驱车前来采购。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五元和”月饼也积极寻求创新。2023年“五元和”月饼商标成功获批,当地企业协助曾德文开通了线上预订服务,方便外地游客购买。同时,设计印有北铺老街风貌的礼盒包装,让月饼成为传递海南文化的载体。

  “手艺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贝,既要守得住根,也要让更多人尝到这份‘老味道’。”曾德文表示,未来他计划将月饼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出更多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口味,让新时代的“五元和”在百年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让北铺村的月饼文化走得更远。

  “‘五元和’月饼主打五仁口味,五种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也寓意着我们的后代做人要像做月饼一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曾德文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决心。

  在海口北铺村,月饼匠人们以一双双巧手,织就了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梦想。他们用自己的匠人精神,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也让更多人品尝到了这份地道的琼式味道。(王雯君、王丽楠、许泽辉)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