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专题讨论“自由贸易港推动本地与全球增长”
海南自贸港释放开放“强磁场”效应
“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封关运作!”10月10日下午,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举行“变革性成功实践:自由贸易港推动本地与全球增长”专题讨论,马来西亚巴生港自由区首席执行官林雪夏向与会国内外嘉宾再次推介这个重磅消息。
从马来西亚而来,林雪夏为啥当起自贸港“代言人”?在林雪夏看来,海南与马来西亚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而地理区位优势,让海南自贸港和东盟国家深化合作具有先天优势。海南紧邻辐射东盟市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空中及海上互联互通,区位优势独特。
在这次专题讨论上,大家交流干货满满,展现海南自贸港的区位优势和投资机遇。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以“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发展势能。
参与讨论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执行院长郭达认为,海南自贸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制度优势,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这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具有重要意义。
马来西亚巴生港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物流转运中心,扼守着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林雪夏表示,期待和海南加强合作,建立框架协议,这样就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同时满足两个国家或两个区域的监管要求,确保监管流程更加便利化,促进贸易更加自由。此外,共同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提高全球供应链服务管理能力。
“这次来到海南,我们学到很多好的经验做法,交流互鉴,将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林雪夏说。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自贸区(港)伙伴数量超40个,进一步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全球自贸区(港)合作。
郭达表示,海南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让海南的外资更多、外贸更活、外国人更安居乐业,以政策落地的实际成效彰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心和重大机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