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针一线“织”就温暖民生保障网-新华网


海南:一针一线“织”就温暖民生保障网

2025-11-14   14:27:32
来源:新华网
字体:

  2025年初,当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的村民黎某正在为3万多元医疗支付费用发愁时,政府工作人员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预警信息主动登门,为其提供救助。经核实,黎某因鼻咽癌导致家庭负担骤增,随后被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每月领取750元低保金,同时获得临时救助支持。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不仅是服务理念的转变,也是治理模式的升级。近年来,海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数据为支撑、以分层分类为抓手,持续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从“兜底型”向“发展型”转变,努力织就一张响应及时、覆盖全面、温情高效的民生保障网。

位于海南省屯昌县的一家长者食堂内,老人依次打饭。

  数字赋能,救助政策“主动上门”

  过去,社会救助申请程序多、材料繁、周期长,困难群众常因信息不畅、流程复杂而受阻。如今,海南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双轨机制,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成功打通医保、民政、慈善等17个业务系统数据壁垒,“海惠帮”一站式救助平台应运而生。

  “以前补材料程序多,现在手机上几分钟就办好了!”海口市灵山镇的张小娃有一对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双胞胎女儿,家庭医疗支出压力巨大。通过“海惠帮”平台,她顺利申请到省妇联和省慈善总会共计33万余元救助款,解了燃眉之急。定安县龙河镇的邓女士因心脏手术获得超8万元平台补助,自付费用从45.5万元降至8.7万元,她感慨道:“‘一站式’结算,是我们病人家庭的曙光。”

  截至目前,“海惠帮”平台已累计救助2410人,发放救助金4829万元,成为海南破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支撑。

  乡村医疗设施不断更新,乡镇也有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家门口就近看病成为了常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有73家村卫生室可识别及初步诊治20种以上常见多发病,77家村卫生室可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梯次缓坡,筑牢“多层防护”体系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一刀切”,而要“分类扶、梯次帮”。

  近年来,海南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制度转型升级,逐步构建起分层分类、梯次递进的“缓坡式”救助体系,在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赋能,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融入社会,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过上幸福生活。

  2025年6月,海南省民政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构建多元参与“大救助”格局促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形成“多元参与、高效联动”的大救助格局。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保障低保对象18.4万人、特困人员2.7万人,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分别达4.9万户和0.7万户。

王开现在给村民培训莲雾种植技术。

  经过帮扶,过去的贫困户变成致富带头人。临高县调楼镇武闹村委会北堂村村民王开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莲雾种植达400余亩,创建的“龙洲一号”家庭农场现已成为海南莲雾产业的科技标杆,自己也获得了“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南海乡土人才”等殊荣。

  “物质+服务”,温暖助困“有尊严”

  海南积极探索“物质保障+服务供给”的综合救助模式,从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到心理疏导、就业赋能,多维度提升受助群众生活质量。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远景村,76岁的特困老人王亚雄迎来了护理员刘金秀的定期上门服务:理发、测血压、打扫房间、拉拉家常……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让独居老人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温度。

  今年7月份以来,屯昌已在新兴、西昌、乌坡三个镇的镇墟开设老年人助餐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就餐均有相应的政府补贴。屯昌县户籍特困老年人及10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可免费用餐。

  2025年,海南将为全省约21万户籍高龄老年人提供失能等级评估服务,打造不少于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并为2500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服药训练、预防复发训练等服务。

  民生底线,应兜尽兜、应扶尽扶。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546个社区(含农垦居)的排查,完成率达73.4%,启动特困人员认定程序342人,对不符合特困条件但符合其他救助条件的991名困难群众,同步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

  今年以来,省民政厅在持续巩固农村社会救助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城镇及农垦居困难群体,持续强化资金保障。2025年3月以来,全省累计发放特困保障金1.08亿元,其中城镇及农垦居发放1060万元,每月资金发放率均达100%,确保困难群众按时足额领到“暖心钱”。

  以物质保障夯实生活基础,以服务提升拓展幸福维度,以机制创新破解救助瓶颈,才能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更具温度。

  如今,海南不断完善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政府与慈善力量的协同效应持续凸显,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新格局。

  海南通过数字赋能、制度创新、多元参与,持续优化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格局,以实际行动织就一张覆盖广泛、响应及时、温暖有力的民生保障网。托起的是困难群体的生活希望,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位群众。(张晓璐)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