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椰雕“守艺人”

2021-10-29 17:25   来源: 新华网


这是在海口龙华区文化馆拍摄的柯秋枫的椰雕作品(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口龙华区文化馆拍摄的柯秋枫的椰雕作品(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木和椰棕为原料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我第一眼看到椰雕就喜欢上了这门技艺。”51岁的海南椰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柯秋枫说。他于1994年进入原海口椰雕工艺厂工作,跟工艺厂的师傅学艺十年后,他开始独自从事椰雕工艺品制作。

  柯秋枫介绍,唐代即已出现关于海南椰雕的记载,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椰雕除可制作装饰画、花瓶和摆件等艺术品外,还可制作碗、瓢、纸巾盒、茶叶罐等诸多生活用品。一件椰雕制品通常需要经过设计、选材、打磨、开料、雕镂、镶嵌和上漆等工序制作而成。

  左手按住椰壳,右手紧握刻刀,一厘米一厘米地在坚硬又有弧度的椰壳表面刻出纹理。这是柯秋枫在进行椰雕创作时最常见的动作。他表示,椰雕雕刻必须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刻刀就会跑偏划破手掌或胳膊。从事椰雕20多年,他的手掌、胳膊都留下了不少伤痕。

  除自己制作椰雕外,柯秋枫还每周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讲授椰雕技艺,让椰雕这门传统技艺不断传承。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椰雕的保护单位,海口市龙华区文化馆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其保护和支持,组织柯秋枫等椰雕艺人及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记者 蒲晓旭)


这是在海口龙华区文化馆拍摄的柯秋枫的椰雕作品(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口龙华区文化馆拍摄的柯秋枫的椰雕作品细节(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海口龙华区文化馆拍摄的柯秋枫的椰雕作品细节(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柯秋枫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拍摄的椰子(前排左一)、椰壳(前排左二和居中)、椰雕摆件(后排居中)和椰雕花瓶(前排右一和右二)(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对椰壳进行抛光,为后续雕刻做准备。这过程会产生大量飞溅的废屑,他为此戴上了口罩(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对椰壳进行抛光,为后续雕刻做准备(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将椰壳破开一个小口,以便倒出壳内椰水并掏空其中椰肉,以便后续雕刻(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切割椰壳,这过程需非常小心,一不小心就会被机器割伤手指(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在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柯秋枫用铅笔在椰壳上绘制即将雕刻的图案(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进行椰雕雕刻(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进行椰雕雕刻(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在柯秋枫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拍摄的椰雕刻刀(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为看清雕刻图案,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进行椰雕制作时戴上了老花镜(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制作椰雕笔筒过程中,将切成小块的椰壳拼贴在笔筒模型上(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展示他从事椰雕20多年来被刻刀划破手臂留下的最长一道伤痕(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里展示他在椰雕制作时被刻刀划破的伤口(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接听咨询椰雕工艺品制作的电话(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柯秋枫讲授的椰雕课上学习椰雕(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椰雕课上向学生讲授椰雕技艺(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不做椰雕的时候,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砍椰子招待客人(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柯秋枫在他位于海口琼山区儒传村的工作室喝椰子消暑。自1994年进入原海口椰雕工艺厂工作以来,柯秋枫已与椰子结缘27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责任编辑: 张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