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蜈支洲岛海域,工作人员进行珊瑚修复。 图/文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陈文欣
海南的海有“渐变蓝”,你知道吗?
靠海吃海,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疍家渔民郭玉光换了种“吃法”,不出海捕鱼,他做起了民宿——这是海的“浅蓝”。
没有换种“吃法”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渔民钟强彬,依然出海,不过如今他不只捕鱼,还“捕垃圾”,成为绿色环保的“海洋清道夫”——这是海的“蔚蓝”。
向大洋最深处挺进,2021年8月至10月,“探索一号”科考船第21个科考航次首个航段,搭载“奋斗者”号再次来到马里亚纳海沟,该科考航次项目助理蔡珊雅永远不会忘记彼时彼景——这是海的“深蓝”。
从建省办经济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四面环海让海南“畅游”旅游业,港口航运“拓宽”了海南的现代服务业,油气资源助力海南“钻研”高新技术产业,丰富海产让海南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更加“美味”,海南管辖我国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积,也让自贸港建设拥有了无际“蓝海”。海洋,让海南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如今正向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挺进。
从“浅蓝”,到“蔚蓝”,再到“深蓝”,海南做强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科技,用推进海洋强省、助力海洋强国的行动和成效,绘就这抹“渐变蓝”。
浅蓝
做强海洋经济
海南姓“海”,因海而生,因海而兴。
海,予以海南“生命力”——“陆产川游,诡象奇形。凡夫天下所常有者,兹无不有;而又有其素无者,于兹生焉。”明代海南先贤丘濬在《南溟奇甸赋》中这样描述海南岛物类的丰富神奇:“蟹出波于凝石,鱿横港兮填埠”“修虾而龙须,文鱼而鹦羽”……
“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奇形怪状。别的地方有的,这都有;别的地方没的,这也有。”“螃蟹聚集成团像块大石头,鱿鱼捕捞成堆屯满港湾和市镇。”“修长的大虾长着龙一样的长须,长满花纹的鱼像披着鹦鹉一样斑斓的羽毛。”……南溟奇甸,名副其实。
这样的盛景,临高县新盈镇新盈村渔民见识过,这片熟悉的大海曾经十分“肥美”,开船转一圈就能收获满舱鱼虾。但是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减,人工、燃油成本越来越高,许多靠海吃海的渔民选择换种“吃法”。
“发展网箱养殖,是向大海要饭吃的长久之计。”曾是渔民的黄达灵,2003年创办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当时海南第一家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公司,“比起传统的鱼排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具有更完善的保护措施,每口网箱不仅能承担更大的养殖量,也更为环保。”黄达灵介绍。
该公司创办之初只有8口网箱,后来不断发展,从临高扩展至陵水黎族自治县乃至省外的广西等地,到2021年已经拥有700多口网箱,年产金鲳鱼达2万吨,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近年来,海南坚持“三个走”的发展路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66.96万吨,海洋捕捞102万吨、海水养殖27.3万吨、内陆捕捞1.5万吨、内陆养殖35.2万吨;全省建设深海网箱突破12000口,全国排名第二;建成海洋牧场5个,在建海洋牧场2个。
随着深海智能养殖渔场、现代化海洋牧场等渔业新业态不断萌发,深海科技、海洋信息等产业快速起步,以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由此,也推动海南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至2020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5%。2021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989.6亿元。
蔚蓝
保护海洋环境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自古就为文人雅士所称道。
苏轼用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和海南朋友告别,星夜渡海,他写下了著名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道不尽感慨万千。
钟强彬不擅诗词歌赋,也深爱着海南的碧海无涯。出生在海边的钟强彬,出海捕鱼已有20年。近一年来,打捞海上垃圾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2021年开始,钟强彬与生活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的100余名渔民一样,多了一重身份——欧盟项目“渔船打捞垃圾”海南试点工作志愿者。
2021年12月29日,天刚蒙蒙亮,钟强彬的渔船返航回港,带着渔获和垃圾。
“收获还行,卖了1000多元。但卖完鱼还不能回家,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完。”当天9时许,钟强彬的“琼昌渔30010”渔船早已停靠码头,与渔获一起靠岸的,还有缠绕在渔网上的塑料垃圾,他和家人还需要额外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清理,装入专用垃圾袋后,交给岸上的环卫工人进一步处理。
罗英兰和陶老英骑着工作用的三轮车,在码头已等候多时。这两位镇上的环卫工人,会接下钟强彬等渔民从渔网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做好登记,把信息填入表格,再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站。
“登记好件数、重量,可以给他们算积分的”“渔民都有写着自己名字和船号的专用袋,不会记混”……陶老英话音刚落,罗英兰就拿出了一叠登记表,表格上需要填写日期、渔船号等,还要区分塑料垃圾、其他垃圾。在塑料垃圾一栏,细分了塑料瓶、塑料泡沫等16个品类。
渔民出海时既捕鱼又“捕垃圾”,成为绿色环保的“海洋清道夫”,让海洋垃圾上岸并有了“新归宿”,不断演绎着新“渔夫与海”的故事。对此,昌化镇镇长岑选锋深有体会,“越来越多渔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爱护海洋环境。”
近年来,海南在扎实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多方联动加强污染防治,推动船舶污染防治、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得到强化,并着力减少入海河流污染输入、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推动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创新推进海上环卫制度等,从而不断减少海洋污染。
同时,采取系统措施,通过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海洋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探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新路径等,多措并举守护“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2021年,海南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为优,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类、二类)面积比例为99.77%。
深蓝
发展海洋科技
崖州湾畔,万米深海探测从这里起航。
“当时乘坐‘奋斗者’号下潜时,全程几乎如同黑夜;而一旦坐底,开灯瞬间从舷窗向外看,鱼虾等生物游来游去,灯光照过的海水,呈现渐变的蓝色,美丽而梦幻。”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超10900米,曾经被认为是海洋科考的“禁区”。2021年8月至10月,“探索一号”科考船第21个科考航次首个航段,搭载“奋斗者”号再次来到这里,在万米深海征途上留下足迹。该科考航次项目助理蔡珊雅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所有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对深海的向往。”
自“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实现常规科考应用以来,已完成21次万米下潜,将国内9家单位的27名科学家送达海洋最深处,见证了我国科考人对深海极限的挑战。目前,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推动深海科考领域“从进入到探测到开发”的跨越。
从浅海到深海,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向海洋进军的必经之路。
这条路,海南“护航”——三亚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28公里,距离2000米水深海域仅260公里,科考船可在当天往返。
深海科技城,正在崖州湾畔拔地而起。该科技城聚焦深海主题,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化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深海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命科学、海洋牧场、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目前,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已投入运行,以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平台为主体,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中船集团等有关深海科技机构也陆续落户。“探索一号”“探索二号”“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超大型压力舱等深海装备也入驻三亚。
一米又一米、一步又一步……海南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力量主要聚集地,为国家深海战略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战略服务保障。
从“浅蓝”到“蔚蓝”,再到“深蓝”,海南用“渐变蓝”,推进海洋强省、助力海洋强国。(记者 陈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