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人才培养迈向国际化 打造鲜明特色

2022-07-13 08:41   来源: 新华网


海南师范大学中俄合作办学见面会。新华网发

  “自贸港建设对标的是最高的开放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诸多的行业不仅仅是面向国内,还要走向国际。”近日,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院长李杉说,学院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逐步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向迈进。

  探索教育国际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我们每个月会与俄方的高校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课程交流,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商议具体问题。”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院长胡凯说,引进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的学历课程,制定双方共同认可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探索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合国外教育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中俄合作办学)专业一大特色。

  2017年1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的课程不得少于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该学院精选了20门左右的特色专业课融入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将文化内涵融入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语言和知识能力、学科思维能力、专业素养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

  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特色见习活动

  李杉说,新闻学专业以及影视艺术专业的学习一向有一个说法,叫做“干中学”,即边干边学,所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在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设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3+1”工程,即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基础写作能力培养工程、专业技能提升工程,以及新闻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全方位培养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人才。其中新闻卓越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开设工作坊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带动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相互融通。新闻阅评工作坊、一条广告工作坊、戏剧影视编剧工作坊等均是该学院为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提升实践能力所开设的特色实践工作坊。

  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袁梦佳参加了新闻传播系主任杨秀侃所开办的羊传融媒工作室,经常与团队在海南省内进行调研。“这些实践让我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真正连结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加了解海南,也提升了我对社会的敏感度。”袁梦佳说。

  除了通过参加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校内实践,学院还要求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要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也会根据海南本土特色主动为学生安排见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的见习活动,比如新闻学子看海南。海南的各个县市,像琼中、万宁、五指山、琼海、儋州等,都是学生经常见习的地方。学生每年都会有自己的“小作品”,这些作品最初是发表在学院的平台上,但是也有很多作品被省市级甚至中央媒体采用,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学院学子在琼海开展采访实践活动。新华网发

  对于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未来的发展,李杉说:“建设自贸港需要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如何把媒体已经形成的经验借鉴过来,减少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和阻碍,一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余佳琪 张一弛 吴欣宇)

[责任编辑: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82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