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强芯”——探访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

2023-01-06 18:36   来源: 新华网

  南海之滨温暖如春,迎来繁忙的南繁育种季。正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上,一批“明星种子”、前沿育种技术、种业新装备荟萃云集,为种业科技成果加快推广搭起桥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突破式育种成果成为展会焦点。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展区吸引不少观众慕名前来,了解“广明2号”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推广情况。我国白羽肉鸡产肉量约占全国鸡肉总量的52%,但种源长期依赖进口。2021年底,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品种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目前,新广农牧一年可扩繁生产1200万套白羽父母代种鸡。

  “从无到有”的突破振奋人心,“从有到优”的新品种也备受关注。在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展区,水稻、大豆等新品种种子整齐陈列,包装精美的“宁香粳9号”等商品米摆在最显眼的位置。2022年,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粳稻“宁香粳9号”在三亚示范种植,测产产量达每亩587.5公斤,创造了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

“宁香粳”系列水稻品种和商品米。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为破解粮食生产缺乏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农民种粮积极性低等难题,海南立足南繁科研优势打造“海南好米”品牌。三亚启动“月月出新米”项目,让消费者吃上新鲜好米,让农民种粮多挣钱。其中,引进的“宁香粳9号”综合抗性强,且米质柔软有弹性、香味浓郁,具有良好推广前景。

  眼下,试验田又添新绿,开启新一轮示范种植。“通过示范种植继续优化调整播种期、栽培方法,实现产量和食味的最佳平衡,再向农户推广种植。”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成果转化部工作人员符琳沁说,团队还将增加示范种植品种,探索全年种植的最优组合。

  能在盐碱地实现高产的水稻、适宜在热带和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大豆……在展会上,适应特殊种植环境、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品种层出不穷。

  育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展区,生菜、小白菜等在布满“特制光源”的“货架”上茁壮成长。新品种诞生是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要经过8至10代选育,而该公司研发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育种加速器”。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以小麦为例,自然条件下从播种到收获能发芽生长的下一代种子需要一年,在这最快只要两个月。”该公司销售总监李鹏介绍,通过封闭式全人工环境控制的种植技术,可以精准创造不同的土壤、气候、光照等条件,缩短生长周期。相关产品已被国内5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应用,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化装备赋能农业“强芯”。手持旋转激光扫描仪、轻型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作物表型数据采集系统……在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融合了激光雷达、组合导航系统等技术的装备令人耳目一新,为农林业高效生产和品种选育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参展设备。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该公司销售经理王轩介绍,不同于传统育种中的“靠眼瞪、用尺量”,相关设备能迅速、大规模采集作物表型信息、监测长势并进行智能分析。

  展会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种业全产业链,展览集中展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能力建设、良种市场供应保障、核心育种企业发展成果,通过“会”“展”融合促进种业科技领域的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记者赵颖全、罗江)

[责任编辑: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6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