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在旧村兰花基地就业。新华网发
信步万株花丛,闻兰香幽幽。推开村落门扉,览遍黎族风情……这里是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旧村,是革命老区,也是中国广袤乡野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之一。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这个黎族村寨坚持“做事不做秀、稳健不贪快、为民不谋私”理念,以“抓党建、促振兴”跨村联盟统筹推动产业共建、人才共育、文化共荣,多方齐筑振兴路,沃野田畴焕新颜,实现了“旧村”变“新村”。
定点帮扶 产业共建破冰提质
日子好不好,首先看收入。收入高不高,关键看产业。产业发展需要土地和资金这两个核心要素,但是各村的建设用地少,且习惯“一租了之”,土地利用率低,从而限制了各村产业的发展,产业小、散、弱以及空心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旧村的土地尽管与其它村相比较为充足,但也较为分散,且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近年来,东河镇采取跨村联建、“抱团”发展的形式,有效地利用各要素资源,促进联村共同发展、群众共同富裕,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产业一线。
旧村驻村第一书记乔梁说:“为了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产业的发展,东河镇成立了跨村联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临时党支部,由镇党委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旧村、西方村和东新村等三个村驻村第一书记任副书记,形成跨村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机制。”
党支部成立后,整合旧村的土地,利用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集产销、育种、加工、观光、培训、就业服务多功能一体的兰花基地。
走进位于旧村的兰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忙着修剪枝条、选花挑花、装箱搬运。“90后”返乡青年符贵帅通过外出学习和自我钻研,毅然回乡为旧村建设出力,担起了兰花基地的技术骨干,成为了活跃在葱郁中的一抹青春身影。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兰花基地,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在用工高峰还吸纳上百名村民灵活就业。“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日子越来越充实。以前没有产业,我们只能闲在家中,现在我在这里每月有3000元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说到基地产业福祉,村民符文凤喜溢眉梢。
产业共建,破冰提质。兰花基地的收入根据各村入股资金的比例进行分配,让各村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和产业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解决了扶持资金过于分散、使用率不高、资产流失等痛点问题。
东方市东河镇跨村联建会议。新华网发
担当作为 人才共育落实到位
乡村因人而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跨村联建,可以把各村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但是,要想人心齐,劲往一处使,就得统一大家的认识。
东方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许国文曾担任东河镇党委副书记。他说,通过召开两委干部会议,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得出一致答案,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把旧村这一个点做好做深,从而产生辐射带动周边作用。
据介绍,旧村兰花基地的建设,得到了省委政研室、省委组织部、省旅文厅、省气象局等省直部门驻村队员的支持。大家群策群力,整合资源,一起谋划黎陶非遗研学、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
旧村兰花基地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激发了村民积极创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由脱贫户青年成立的海南磊鑫协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吸纳联盟各村劳务输出队、农民工,对接省、市重大工程的劳务需求。
考虑到基层人才较为缺乏,东河镇党委、政府依托联盟对人才队伍进行统筹管理、集中培训、合理调用,为他们“大显身手”做好引导、服务、保障。东河镇旧村的胡志安是一名退役军人,2018年退役后在外面打零工,兰花基地建成后,胡志安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了基地的技术负责人。
旧村兰花基地。新华网发
深度参与 文化共荣逐步形成
传统文化是旧村发展的“根”,也是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
有了兰花基地后,临时党支部集思广益,通过跨村联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旧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生态+文化为主题、以“黎陶、木棉花、溯源”为特色,在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整合挖掘联盟各村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串点成线、连片打造东方版的“陶花源”(黎陶+木棉花+溯源)。
跨村联盟依托俄贤村的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联合旧村、东新村成立黎陶、黎锦、竹编等研习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弘扬好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旧村小学开设黎族传统制陶技艺培训班等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教孩子们黎陶传统制作工艺。看到即将失传的黎陶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村里的老人欣慰地笑了。
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主题活动,让旧村黎族群众感受到了旧村的变化。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渐渐成为旧村村民的自觉。
说起村里的变化,在外打工的符莹春兴奋地说道:“我是旧村人,为旧村自豪骄傲。‘陶花源’建成之日,就是我们这些外出打工游子归来之时。”
家有牵挂,何必远方。
当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老百姓的触手可及,当曾经的美好愿景变成切身感受的福祉,旧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跨村联建,一步步让老百姓的梦想照进现实。(刘佳仪、罗雨欣、魏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