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气象球罩内部维护保养。新华网发
新华网海口5月11日电(周旋 周琪 张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文昌通信站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搭建全员创新平台,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一股新风在文昌发射场的通信畅通路上又一次吹起。
“科技创新并没有那么遥远,它们可以发生在生活中的任何地方”
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皇现良像往常一样站上车载雷达顶上,开展发射场周围的气象监测及数据传输,就为掌握准确、可靠的第一手天气实况资料。
皇现良是文昌通信站四分队气象雷达岗位负责人,也是QC小组活动课题《如何实现球罩安全高效的自动化清洗研究》项目成员之一。“虽然这小子学历不高,但是能吃苦,在科研创新上肯钻研、肯下功夫。”提起皇现良,分队领导竖起大拇指。
皇现良所在的四分队坐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山头在距离市郊几十公里外,人数不多、山头不大,走上一圈,只需十几分钟。俯瞰整个山头,几个白色球形天线罩点缀于青山绿树之间,构成了蜿蜒马路边的一处别样的风景。
虽身处偏远之地,但皇现良和同事们深知,航天发射通信保障任务常年工作形势严峻复杂,再加上海南气候“高温、高湿、高盐雾”等影响,设备维护保养不得“慢一拍”“缓一拍”。
当时长五遥三复飞在即,一次设备维护中,卫星通信岗位操作手王溆发现:气象球罩地处山头,平均海拔相比周围较高,由于球罩直径较大,人工清洗时需采用梯子攀爬,加上球罩周围地面不平整,球罩表面较为光滑又无安全保护设施,导致人工清洗时风险较高。且梯子高度有限,人工清洗也只能清洗到下部区域,而天线发射信号的范围集中在球罩的中上部区域,导致天线发射区长期被青苔覆盖,影响天线收发信号质量。王溆就想发明一个自动清洗装备。
说干就干,王溆立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分队负责人张泽夏,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消息一发出,皇现良也惊喜万分。“气象球罩是我的‘招牌’,设备维护难度大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皇现良提出,因为平日里任务密集、时间紧迫,加上自身动手能力跟不上,想搞发明但是心有余力不足,王溆提出自己的想法后,二人一拍即合,在分队领导的支持下,便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科技创新没有那么遥远,气象球罩是我们最了解的设备,它的清洁维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不来解决谁来解决!” 皇现良、王溆等人达成共识,大家咬紧牙关,继续不辞辛苦流连在机房,琢磨着清洁球罩的技术攻关。
项目小组成员学习交流。新华网发
从设计图纸到购买所需零件,从编写程序到加工组装……面对深奥的专业理论、星罗棋布的电器元件、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大家不厌其烦地钻研,创新“自训+自学”方法,自行购买大量电路书籍与电路板进行摸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家的集智攻关,终于,一套自动化清洗设备实验成功。“这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球罩的维护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王溆自豪地说。更让大家惊喜的是,这项发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五届QC活动成果交流评比中突出重围,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还获得了国家航天基金奖。
负责人张泽夏说,这个项目的成功应用不但解决了现实难题,还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 “针对基层任务工作实际,我们鼓励大家多动手实践,也购买了很多科研书籍,注重加强科技创新理念培养,提升科学素养。”张泽夏说,尤其分队“90后”“95后”大学生比较多,大家理论知识扎实,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速度快。据了解,近年来,该分队还自主开发智能应急处突系统,加装AI智能识别摄像头、音响、语音对讲设备,在单位各个角落安装报警装置,一键即可启动防暴、防火、紧急集合等报警广播,实现了无人化值守,发生险情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召集,第一时间处突。
工作人员共同研究设计机器的主体结构。新华网发
“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快马加鞭,不断奔跑在科技最前沿”
“作为国内唯一的滨海发射场,我们面临诸多严苛的环境挑战,包括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辐照等,使得发射场的各系统都要着重考虑防腐,不能有半点马虎。”创新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廖振宇说。
在实验室内,廖振宇和同事正在做关于贴体封存技术的弱电线路接口防腐研究实验。面前近300个各类弱电线路接口,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情况逐一对其腐蚀等级进行划分,主观影响较大且工作量大,观察掌握其腐蚀特征难度较大。
廖振宇今年35岁,从小就喜欢“捣鼓”东西,而且对发明新事物情有独钟。2014年,廖振宇来到文昌通信站,这里成为他成长的起点。
痴迷研究的廖振宇一头扎进实验室,别的年轻人下班了去娱乐、打电脑游戏,他流连在实验室里,琢磨起通信系统建设的新发展。短短几年间,他迅速成长起来,从一名技术员成为创新实验室主要负责人。
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联调期间,网管显示紧急告警,在弱电间的一台交换机突然离线。廖振宇迅速组织、远程排查,而在还没查出问题时,交换机又自动恢复上线并正常工作。随后的一个月,交换机异常掉线告警出现了3次。廖振宇立马带着实验室成员赶赴现场,通过告警检查配置情况判断:是交换机上联端口的接口出现轻度的腐蚀情况,更换接口后,交换机就显示工作正常,没有再出现异常情况。
“要知道,弱电线路接口有着种类繁多、形状不规则和体积较小等特点,其接触铜触片部分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并且往往包裹在接口腔体里面。”廖振宇说:“而通信系统中网线、双绞线和电缆大多都是铜制品,极易受到环境影响产生线路腐蚀,有时影响信号的传输,甚至是中断。”
项目小组成员学习交流。新华网发
随后,依托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廖振宇所在的创新团队申请了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基于贴体封存技术的弱电线路接口防腐研究》。
廖振宇喜欢钻研,期盼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他经常去实验室做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出具方案,从而对弱电线路接口的特点全面研究分析。通过数码放大镜对弱电线路接口的铜接触片进行拍照,廖振宇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图片处理算法构建腐蚀等级自动判定系统,对照片进行处理分析,最后系统自动判定输出该弱电线路接口的腐蚀等级。
最后,项目取得包括基于图像处理的腐蚀判定方法和基于贴体封存技术的弱电线路接口防腐方案等多项成果,有效解决了通信系统弱电线路接口的腐蚀特征获取、腐蚀等级划分和防腐应用方案等技术难题。项目成果也应用于文昌发射场通信系统部分弱电线路接口防腐,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这是该站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结下的又一果实。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该站创新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追求卓越,科技报国,也是团队成员一直秉持的使命担当。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实践,让技术团队创新能力上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如今,在技术室,廖振宇已经算是个“老师傅”了,他也在不断手把手带徒弟,对新同事进行各项技能培训。
“我们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好时代,只要肯学一定会有机会。在这里,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快马加鞭,技术创新交流随时都在进行。”廖振宇说。
这几年,他们积极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服务航天、服务通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
“必须把聪明才智运用到提高保障能力上,重点突破创新”
深夜,走进通信站综合通信机房,工程师赵准与他所在的“新算法模型团队”仍全神贯注地盯着荧屏上的数据。心中悬着一口气,火箭飞行上升的每个信息,都沿着银线电波传递到他们面前。
这次试验,为了验证进行面向航天发射任务的通信联调智能评估系统研究测试工作,由赵准主要负责。他的心中有些忐忑:他和同事们熬夜寻找了五六个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一次次重新调试设备。
任务迫在眉睫,答案全然未知。“最开始提出这个项目时,我们就受到不少质疑。”焦头烂额之际,赵准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技术创新有问题?”他们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研究论证,到通信机房采集信息数据、检查调试设备状态、建立智能评估模型……在联调质量评估模型中,如何选取参数、权重和模型结构,直接影响联调质量的评估的好坏。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过放弃。
有人问赵准:每天加班图什么?赵准一愣,随即想起24小时苦守机房的同事——简单重复的操作,顶着厚重的黑眼圈,一晚上来来回回巡视机房设备状态,生怕错过出现的问题。
“我只希望我的所学,能为大家减负。”赵准说,“我们必须有更智能的手段,帮助系统指挥员快速作出决策,更帮助大家从简单重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他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在这里停下!
又一次,进行技术状态调整和配置检查与复核。赵准紧盯着屏幕,心里冒着一团火。
据了解,该项目于去年9月份完成申请,现已完成通信系统技术状态自动获取与对比分析技术项。近年来,该站承担中心以上科研项目6项,取得包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等科研成果,为航天任务通信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为紧贴航天发射任务通信保障需求,这段时间,该站创新团队人员在各自的电脑上敲下了一行行代码,不断创新方法解决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文昌航天人的足迹,划下了一道道迈向未来的青春年轮。
现如今,创新团队集聚了一批心有热望的年轻人。在这里,他们将继续讲述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