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崔世昌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新华网发
新华网海南博鳌3月29日电(记者 夏天)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崔世昌在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网专访。
记者:今年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有何感受和收获?
崔世昌:今年论坛主题紧扣全球变局下的亚洲未来。我认为亚洲的繁荣离不开团结与协作。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化实施,到“一带一路”倡议的互联互通,亚洲各国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打破壁垒,通过务实合作应对挑战。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关注推动亚洲合作,并聚焦三大前沿领域:一是数字经济规则与亚洲区域价值链重构的协同创新;二是探索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与蓝色经济的融合发展路径;三是华商网络在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中的枢纽作用。恰逢澳门回归25周年,本会将在11月2至4日主办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借此契机聚焦逾四千名全球华商精英的视野,打造高质量的“论坛+展会+商务对接”三维平台,担当华商网络的“精准联络人”角色,推动澳门深化国际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记者:您认为当前内地与澳门商界有哪些良性互动值得关注?未来将呈现哪些趋势?
崔世昌:当前内地与澳门商界的良性互动集中体现在“双向赋能”与“制度协同”两大维度。一方面,澳门依托自由港及中葡平台优势,通过中葡论坛、跨境金融服务等机制,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开拓葡语国家市场,同时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载体,“引进来”国际高端科技和服务等资源。另一方面,两地正深化“一国两制”框架下的规则衔接,在中医药认证、葡语系法律仲裁等领域形成制度创新范例,通过共建中葡数字贸易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商贸枢纽,进一步强化中国与葡语国家产业链的“超链接”功能。
就拿中医药领域来说,澳门有国际认证优势,横琴有生产空间和政策支持。现在,澳门企业把产品在澳门注册后,放到横琴生产加工,还能贴上“澳门监造”“澳门设计”的标签,既保住了“澳门品牌”的金字招牌,又通过横琴打开了内地市场,目前已有13款产品获批使用这些标志。同时,有一批澳门中医药企业利用粤澳中医药产业园,将产品打入葡语国家市场,助力中医文化推广到世界。此外,横琴深合区政府还计划2026年落成琴澳创新产业园,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澳门国际窗口+横琴产业腹地”的组合,以贴心的基础设施支撑和政策扶持,构建起从研发到量产的垂直产业链。这种“澳门研发+横琴制造+湾区市场”的模式,将有效发挥两地资源优势转化的作用。
记者:您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的发展还有哪些期待和建议?海南与澳门的两地未来的发展和合作前景如何?
崔世昌: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海南经济发展组合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加工增值免关税试点企业已突破百家大关,累计内销货值突破70亿元,三亚中央商务区等开放平台正成为国际资本布局的热点区域。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活力,更凸显了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澳门能依托中葡商贸网络,发挥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的作用,与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形成战略互补。相信在“海南政策+澳门窗口”的协同效应下,琼澳合作必将为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