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家都往屏幕这儿聚一聚,看看这些案例里的作品颜色是怎么巧妙搭配的……”近日,在海南澄迈安著书店,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夜校活动——“青春不打烊 别YONG夜生活”火热进行。现场,老师一边指着屏幕上的精美作品,一边细心讲解漆包的制作方法。20余位青年认真聆听,全身心投入到漆包制作的学习当中。这是生活在海南澄迈的青年人下班后休闲生活的一幕。
政策引领,构建青年发展新生态
澄迈,这座以“长寿之乡”闻名的城市,锚定“青年澄迈”“文化澄迈”“数智澄迈”“幸福澄迈”战略定位,正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贴心服务,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
2025年3月,澄迈县将青年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澄迈县关于建设“青年澄迈”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了“青年向往之城”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五大青春行动”、推进“四个载体建设”、建立健全“三个支撑体系”,为青年绘制发展蓝图。
团澄迈县委副书记罗茜介绍:“我们致力于打造适青乐居、聚青兴业、惠青优享、促青发展、亲青开放的青春之城。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政策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充分考虑青年需求,让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据统计,自意见出台以来,澄迈县已开展各类与青年发展相关的调研活动10余场,为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多措并举,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
科技创新领域是青年逐梦的热土。在海南生态软件园,青年创业者的身影不时出现在楼宇之间。2025年,老城科技新城管理局出台了“青创十六条”,为青年创业者注入强心剂——提供最高50万元创业投资资金、优化金融服务、给予创业孵化支持……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园区成为青年创业梦想的孵化场。
2024年12月,澄迈国际人才之家揭牌,为外籍人才提供交流与资源共享空间。2025年7月,澄迈青年联合会成立,这是当地推进青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想让澄迈变成一个窗口,让我们与世界取得更紧密的联系。”澄迈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杰表示,联合会积极联动各职能部门,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举措,提升环境品质,为当地青年搭建凝聚共识、携手共进的新平台,激发青年的创造力与活力,同时,为澄迈高质量发展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此外,澄迈还探索打造数字游民社区,着力完善配套设施与网络,定期组织活动激发创新灵感,逐步成为吸引国际青年英才的聚集地;同时,谋划设立“海创”服务中心,整合多方资源,为创业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安居乐业,住房保障筑巢引凤
安居才能乐业。近年来,澄迈县多渠道保障青年安居,通过优化安居房购房政策、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力度,有效缓解青年人才住房压力。
澄迈某安居房项目负责人刘义介绍:“我们这里包括80-110平方米的多种户型,销售群体主要面向园区企业员工、教师和医务人员,优先保障澄迈县引进人才购房需求。”截至2025年7月,澄迈县已建成安居房4554套,在建安居房2781套。
此外,澄迈县还积极探索打造高品质青年人才公寓,在企业集中、青年集聚的地区选址建设,着力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除了住房保障,澄迈县还通过“1+N+X”服务模式,为青年人才提供包括子女托管、养老服务等全方位生活支持。
在爱心托管站内,志愿者教师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握笔绘画、练字,还带领孩子一起制作创意手工,为孩子讲解安全小知识,有序组织着各项活动。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文艺志愿者们则为老人们带来精彩演出,为老人们理发、测量血压,细致入微地关怀着每一位老人的生活与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该服务模式已为超过2000名青年人才提供了子女托管和养老服务。
多元赋能,激发青年无限潜能
事业发展之外,澄迈更着力构建青年休闲生活新场景。青年夜校里,螺钿手作课、漆扇制作、竹编团扇等特色课程轮番上阵,青年们指尖流转间,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火花;而毗邻的逐日夜市与东坡夜市则升腾着烟火气,年轻创业者在此开设特色摊位,既可寻味各地美食,又能交流创业灵感,在市井烟火中感受生活的温度。
“下班后希望能有更多的娱乐项目,想要一个周末说走就能走的地方。”澄迈青年钟亚琴的期待,正是澄迈优化青年生活场景的着力点。通过打造青年漫游地图、培育“文化澄迈·十二乐章”等文旅品牌,澄迈将休闲消费场景与创业机遇深度融合。2025年策划的系列活动中,从非遗体验到创业沙龙,从音乐节到夜市集,青年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敏锐捕捉商业新机遇,实现事业与生活的双向奔赴。这种“产业+休闲”的双轮驱动模式,正为不同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的青年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充电赋能的夜校到活力四射的创业园区,从温馨舒适的安居房到烟火升腾的夜市,澄迈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着对青年发展的重视。澄迈,也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期待与更多青年人才携手,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王雯君、何星宇、许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