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开工
将建成深海考古主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南海深海出水文物
9月27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2027年10月竣工,完工后将建成深海考古主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南海深海出水文物,填补我国深海考古成果专题展览空白。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坐落于琼海潭门,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2018年4月26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馆藏藏品9万余件(套)。自开馆以来,该馆已吸引近500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023年,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为契机,我省积极谋划推进深海考古主题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旨在将南海深海考古研究与展示、保护与利用工作有机整合,有效提升南海深海考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为我国深海考古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2024年2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正式批复立项。2025年,省委、省政府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98亿元。项目建成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3.8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4.3万平方米。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集深海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修复利用、展示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和现代化文化地标,重点推进文物研究展览、国际交流合作、水下文物保护等方面工作,全力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展览内容将以南海深海考古、南海自然生态、深海科技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为核心,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为游客打造极具沉浸感的体验空间。
同时,还将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为核心,构建“核心、景区、周边”三个圈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科普研学、亲子度假、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5A级旅游景区,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实习生劳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