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发
10月10日,海南省民政厅召开2025年海南省第二批“乡村著名行动”新闻发布会。海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浩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完成第二批1159条乡村道路命名备案,实现乡村地名“地有所名、名必规范”。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试点的基础上,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地名采集上图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设标、文化保护、信息服务、应用赋能,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2025年,在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东方、五指山、乐东、定安、屯昌等9个市县开展第一批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省铺开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县。
加强规范地名命名,全面普查摸底,精准掌握乡村道路、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等地名现状,规范开展命名工作,精心打造北港村、藤海社区、日新村等42个村(社区)。
加强数字地名标志建设,累计设置二维码、三维码智慧路牌1253个,全面覆盖试点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区域,通过扫码即可了解乡村地图、当前道路简介、农旅特色产品推介、地名故事、周边景点、便民服务等地名公共服务要素,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针对具有特色历史文脉的地域,省民政厅发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地名文化素材搜集、创意建设与传播,命名“峻灵王庙路”“东坡路”“宁和路”等蕴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地名,强化地域认同。
民政部门也积极推动“地名+”融合发展,将地名工作与乡村产业、旅游、物流深度结合,如海口市依托北港村岛屿优势,绘制800多平方米地名文化墙绘,融入“鲸北北”吉祥物形象,突出“赶海渔村”定位,助力乡村旅游引流。(沈钰颖 房津萱)
【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