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海南站巡演 海南舞者期待与乡亲见面

2022-03-02 08:35   来源: 海南日报

 

  三月一日,舞剧《只此青绿》的舞蹈演员在海口加紧排练,为海口站的六场演出做准备。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原题:《只此青绿》海南站巡演,海南舞者期待与乡亲见面——

  在故乡起舞 为“青绿”折腰

  “全体演员,每一个人想自己的动作和画面,情绪要饱满,动作要到位。预备走……”3月1日下午,伴随深情悠扬的音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演员们在海南省歌舞剧院进行海南站演出的首次练功。

  40余位演员认真排练、细致揣摩。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时而旋转,时而双脚弹跳。“为了确保海南首演成功,每个演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执行导演刘鑫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上半身后仰,角度直至与地面平行,仿佛在山水中醉卧……现场,儋州籍舞蹈演员曾小玲表演了高难度动作“青绿腰”。2016年,曾小玲从嘉积中学海桂学校毕业后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就读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毕业后,她进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工作。“进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年就能参演《只此青绿》这样优秀的剧目,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曾小玲说。

  尽管已经随团在全国16个城市巡演了50场,但此次回到家乡海南演出,对她来说却有不一样的意义,“之前得知要来海口演出的消息,我非常激动,十分期待与家乡的观众在剧场见面,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演出带领大家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曾小玲介绍,整部舞蹈诗剧包含“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7个篇章,她出演“制笔人”的角色。“为完美呈现这一剧目,在导演的安排下,我们去故宫博物院听老师讲解《千里江山图》,走进王希孟的绘画世界,还跟随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制笔等技艺,了解画作背后各道工序中展现出的传承千年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曾小玲说。


图为曾小玲在排练。

  出生在万宁东澳镇的刘丁豪告诉记者:“我第一次见到中国舞,我就被那种刚柔并济的美所吸引。”2015年,他顺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系,并在毕业后进入他心仪已久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刘丁豪在剧中扮演“制墨人”“篆刻人”等多个角色,“排演以来,演员们除了日常的练功,还需要学习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包括篆刻、织绢、磨石、制笔等,这样既能够统一演员的风格,也能保证大家尽可能与人物角色气质相融,符合这部舞剧的历史时代要求。”刘丁豪平日很努力,常在全天排练结束后,留在练功房里反复琢磨每一个动作。

  “《只此青绿》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无论是编排、叙事,还是宋代美学和传统文化,都深深打动着我。在这个团队,我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悉心指导,在舞蹈上有了很快成长,更好地理解了人物。”回家乡为乡亲们演出,一直是刘丁豪心中的梦想。他表示,很感谢家乡人民对于这部舞剧的认可,“这次专程回家乡演出,机会特别难得,我觉得这也是对自己的检验。”

  剧中饰演画家王希孟“分身”的金国栋,今年25岁。由于父母常年在海南工作,他每年都会回海南生活一段时间,“感觉海南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发力明显。一方面,努力引进高质量的演出,引导市民欣赏高雅艺术;另一方面,不断擦亮海南本土文化招牌,拿出更多力作吸引观众。”

  “可以看出,无论是欣赏高水平音乐、戏剧、舞蹈演出,还是观看高层次的艺术展览、参与文化交流活动,这些都已成为海南人民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这次回海南演出,金国栋感觉非常亲切,“在舞台上我从来不会紧张,因为角色能让我从心底迸发出自信和力量,可这次是要在自己的第二故乡表演。说实话,真的是又兴奋,又紧张。”(记者 昂颖 赵优)

[责任编辑: 张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42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