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感恩港 忆感恩情

2022-03-14 19:07   来源: 新华网


航拍感恩港。新华网发

  虎年初春,高中同学一行人相邀回老家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访友,并将游览感恩港列为内容之一。

  从海口出发,沿西线高速公路向着感城镇方向行驶,在“感城、公爱”路口下来,往西行约五公里县道来到感城镇,从镇里再往海边行驶约三公里便到达感恩港,全程时长近三个小时。

  同学一行将车子开到海边扶室渔村停放,然后步行游览感恩港。沿着扶室渔村北面海岸沙带行走约百米,那东北方便是感恩港。港内停放几十艘渔船,除了多数停靠港的南边外,也有零星船只停放港中间靠大海边。

  感恩港与大海隔着沙带,沙带长约千米。来到感恩港隔海滩中间,环视四周,仔细观察,便对感恩港四周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感恩港东面直连感恩河,西临北部湾大海,南临扶室渔村,北岸临感北村农、林地和入学村。有记载称,感恩港属于内河港,方圆面积约三千平方米。

  同学一行在沙滩上溜达、玩耍、拍照等大约一个小时,却没看见有渔船进出港口的情景。老家友人说,现在是大海退潮的时候,进出口水较浅,船只无法航行。在港北面沙带上,我们看见了感恩港进出口,两边都是纯净沙子,较为松散,那宽度顶多六米,水从港内流向大海,清澈,但深度仅三四十厘米。


航拍感恩港。新华网发

  当地渔民阿才说,感恩港进出口不固定,有时在南面,有时在中部,有时在北面,移来移去的。前辈渔民说,这和地球转动、大海潮汐有关系,感恩港港口的移动,一年发生五六次。南风吹来时,港的进出口向北面迁移;北风袭来时,港的进出口向南面迁移,都是这样轮回着。更神奇的是,大海涨潮时,有时将整条沙带浸没,有时浸没大部分,有时浸没一半。尤其涨潮最大的九月,那时每日都涨潮,而且涨潮高度达两三米,此时,感恩港和大海、感恩河便连成一体。这种情景,不禁让人们担心,港口是否还存在?可等到退潮时,那沙带便露出面目,且依然无损。当地渔民对涨潮这样描述:七月潮到喉咙,八月潮过人头,九月潮上平楼,也就是说最高的潮水在九月。

  感恩港的称谓,在民间流传两种说法,一是因感恩河和感恩县而顺称感恩港。二是从感恩港美丽传说中来。很早以前,感恩河水即将流入大海北部湾时,经常遇上涨潮,河水便被堵得高涨,造成海水、河水混合并极速逆流,然后向河两岸横流,损坏农作物。农民辛苦劳作却颗粒不收,日子难过。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一片乌黑,极速、连续的闪电雷鸣,一道道、弯弯曲曲地接连入地,霎时狂风暴雨……让人感到已无处可躲。可万万没有想到,天一放晴,便发现感恩河入海口处呈现一个大水塘。大水塘与大海之间又被一条较宽的沙带隔开。那时起,大海涨潮便难以倒灌大水塘,只有大水塘河水灌满后才溢流入海,从而确保感恩河近海上游两岸农业生产不受损害。沿岸民众为表感谢,铭记恩赐,便起名感恩大水塘。在原感恩县时期称县门港。随着大水塘作用多元化,有了船只进出活动,开拓海上经商之路,也促进了捕捞经济和人文交流,后便改称感恩港。

  据记载,感恩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6′、北纬18°52′。此港形成于汉朝,古代为海上交通要道,是商船云集之地。港口水深5米,方圆面积三千余平方米,可容纳数百艘船停泊。后来,因种种原因,港口逐渐萧条冷落,加上泥沙淤积,港池变小变浅,商船不能进出。1996年港池进出口仅宽4米,水深1米,港内多处浅滩,渔船只能随潮进出港内。

  站在感恩港进出口边,目睹缓缓淌入大海的水流,了解到渔民进出港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与渔民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却显得十分开朗、轻松。他们说,因地球转动、海潮起落等多种原因,感恩港的进出不能随时得到保证,但也不能去怨天忧地,只能主动了解、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涨潮时要抓紧时机出海作业,也要抓住机会回港停放,那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返程时,回想在感恩港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我脑海里。与感恩港作别时,常觉游兴未尽。感恩港与其他港相比,有不足的地方,但也有其独到之处,给人带来智慧和力量。(陈恩睿)

[责任编辑: 韩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47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