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市村村民参与种植红树苗。
原题:如何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儋州市海头镇老市村开启一场生态实践——
小村新色
今年春节,在深圳闯荡十多年、已创办多家舞蹈培训机构的程海平,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到老家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老市村定居。
他回村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口的自家宅基地上盖房办民宿,“村口正挨着绕村河道和改造后的虾塘,以后这里有鱼有虾,有花有鸟,客人来了可以赶海、抓虾、抓螃蟹”。
老市村是坐落于海南珠碧江入海口的一座小村庄,被河水与海水环绕。全村常住人口仅有280多人,年轻人大部分出外务工。但近两年,许多像程海平一样的青年选择返乡,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五金店、图书馆、民宿……
这份吸引力,源自老市村近几年生态环境的蜕变。在政府、公益组织的支持下,老市村围绕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修复湿地生态、清理垃圾、改造废弃鱼虾塘、恢复盐田和绕村河道……逐步摸索出一条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日前,老市村湿地生态修复及垃圾管理项目,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分析老市村的蜕变之路,或许可为更多村庄的振兴提供借鉴。
老市村的孩子在参加自然导赏课堂活动。
本色 一次生态摸底
一个拥有完善生态资源的村庄,如何激活发展动力?
老市村边有条绕村河流,是珠碧江的分支。河流两岸被青草覆盖,偶有红树林分布,不时可见白鹭休憩其间,但部分河段也存在河床裸露、河水濒临枯竭的情况。有挖土机正在河道上作业,为接下来的河床清淤、河岸修复做准备。
“小时候,河两岸都是红树林,河水清澈,能看到鱼、虾。”近日,巡逻在河岸边的老市村村民小组组长谭喜云看着眼前的图景回忆道。
因为处于沿海河口区域,老市村拥有丰富的咸淡水资源。据《儋县志》记载,清朝时期,老市村是海头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盐田为主要经济产业。
村民黄茂琼说,大约从1996年起,村口的盐田被企业征用开发为鱼虾塘后,加上村庄修路占用了部分河床,绕村河流的水量逐年减少,裸露的河床渐渐成了垃圾丢弃的场所。
没了盐田,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庄活力日渐衰弱。
2019年,民间公益组织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蓝丝带协会)工作人员考察老市村,邀请生态专家等专业人士对全村走访调研,希望以老市村为样本,开展生态修复相关工作。
“这里入海口处还有较完整的防护林,有残存的原生红树林。村庄有400多株酸豆树,不少树龄在百年以上,是海南酸豆树古树分布最集中的村落之一,这些都是老市村的特色生态资源。”当时的受邀专家之一、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说。
由于老市村是在河口沙地上建起来的,为了家园安全,早期的村民沿着入海口种植了防风林、红树林,并修建绕村河道。这种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观念也代代传承下来。
多次走访后,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生态设计师朱秋成认为,老市村有水系、红树林、酸豆树、盐碱地、水产养殖产业等基础,生物多样性保存较为完好,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一应俱全,“激活生态资源,建设宜居环境,吸引村民回流,是老市村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增色 一个观念转变
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增加村民收入?
随着承包鱼虾塘的企业经营效益走低,加上养殖尾水直排造成了环境污染,近些年,老市村村口的大片鱼虾塘被废弃了。如何在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的收入?改造废弃鱼虾塘成为切入点。
2019年,蓝丝带协会申请的“海南省儋州市老市村湿地生态修复及垃圾管理”项目,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的支持。此后,至2021年间,该项目与儋州市政府开展的废弃鱼虾塘改造、盐田恢复、湿地生态修复等相关工作打了一个漂亮的配合战——老市村建设了30亩生态养殖试验田,项目工作人员一方面邀请专家来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方面组织村里的养殖代表去万宁市学习当地和乐蟹的生态养殖方式,逐步引导村民转变生产观念。
在协会的协助下,老市村村民梁宝璜、王贵共同承包两个废弃虾塘来养殖螃蟹。“我们对废弃的虾塘做了清理杂草、淤泥等基础改造,然后将杂鱼和螃蟹混养,放菜籽饼来当饲料,不放污染环境的物料,通过鱼蟹混养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梁宝璜说,这样养螃蟹,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1年就能基本收回成本。
谭喜云介绍,围绕生态村的定位,老市村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清晰起来:一是继续改造升级村庄部分废弃鱼虾塘,建成具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水产养殖区域,并继续探索其他生态产业;二是把一部分鱼虾塘恢复成盐田,设置盐田历史文化体验区,并疏浚绕村河道,不仅可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还可为村庄开展生态旅游打好基础。
守着绿水青山,科学利用才能换来金山银山。朱秋成为这份规划提供了细节建议——可以沿着河道修建绿道,并在沼泽、湿地等不同区域设置自然观察点、驿站。
在生态修复工作中,恢复湿地和解决垃圾问题也是关键。蓝丝带协会副秘书长张菁华介绍,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查,工作人员发现老市村存在养殖尾水污染导致湿地破坏、垃圾随处堆积、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等问题。
为此,蓝丝带协会在老市村开展1800平方米红树林湿地综合修复试点,组织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松鼠自然学堂等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与当地村民共同在珠碧江入海口、虾塘边等地种植6000棵红树苗,并引导村里妇女组建红树林女子巡护队,助力红树林湿地修复。
与此同时,协会工作人员还在村里开设自然导赏培训课程,通过播放电影、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组织集体清理打捞垃圾等活动,让更多村民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环保理念,这样的活动在老市村已持续开展了2年多。
固色 一场持续接力
政府、公益组织牵头之后,如何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白骨壤、水黄皮、桐花……我原来都不知道红树竟然有这么多品种。”老市村村民陈爱花熟练地罗列着红树树种,对村里熟悉的风景有了新认识。
陈爱花是老市村红树林女子巡护队队员。近两年来,村里部分妇女通过自然导赏课的学习,以及参与种植红树、巡护红树林等行动,了解到不少有关红树林保护的知识。
随着各类环保活动走进日常生活,老市村村民逐渐意识到,原来个人行为与村庄的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村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种下的红树慢慢长高,大家看到了希望,也变得积极主动了。”谭喜云说,现在很多村民不仅不乱丢垃圾,还会力所能及地清理海洋垃圾,“连村里的孩子都知道,塑料袋扔到海里、河里会污染环境。”
“我们从环境保护、生计帮扶、文化建设等方面,助力老市村的乡村振兴。”张菁华说,2年多的项目实践,希望帮助村民掌握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并增强环保理念。
2021年9月,“海南省儋州市老市村湿地生态修复及垃圾管理”项目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该案例内容还被汇编成册,在当年10月于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发放。
“村庄的振兴发展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我们所做的事更像是种下种子,然后等它发芽。”张菁华说,如今,蓝丝带协会在老市村的生态修复项目已结束,但在结束之前,协会协助老市村成立了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希望在项目结束后,村民能继续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村庄环境治理和产业生态化发展。
正如公益组织所愿,老市村村民正在续写新的生态故事。
“这个生态堆肥技术,就是定安县次滩村的村民过来交流时传授给我们的。”村民王贵是儋州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垃圾运输车司机,他用新学到的技术,将清运来的树叶、果皮等垃圾做成生态堆肥,以减少污染。
在儋州市政府恢复盐田的基础上,今年3月6日,老市村举行了一场盐田招标会,有30多位村民参加招投标,包括返乡青年、退休妇女等。
“制作海盐是我们村自古以来的产业,现在能恢复盐田,我也愿意回去挑担制盐。”60岁的村民符春花说。
从政府、公益组织牵头,到村民主动参与共建,老市村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分析老市村的生态振兴经验,朱秋成认为,政府做清淤疏浚、整合土地资源等硬件建设,公益组织做生态技术培训、垃圾清理、宣传教育等软件建设,“软”“硬”结合,更能带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老市村还要做好很多生态修复的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接人才和发展机遇。”朱秋成说,希望有更多资源进入老市村,深入挖掘和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多元产业,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局面。(记者 孙慧)
新闻延伸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是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全球征集活动,收到20多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