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3月,生机勃勃。连日来,在我省各南繁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专家投身田间,专注研究高产的水稻、玉米,抗虫害的棉花等。
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南繁育种,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据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统计,每年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超过800家“育、繁、推”相关种业企事业单位、超8000名科技人员在海南从事南繁工作,有超过百万份的育种材料及品种进入南繁区,南繁作物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已由过去的粮食作物育种为主,向棉麻、油料、薯类、水果、蔬菜、花卉、药材、林木等领域拓展,覆盖物种40多种。
“有了南繁这个农作物育种‘加速器’,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明显提速。迄今为止,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近3万个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加代和选育。”省南繁管理局局长黄正恩介绍。
用地难、服务保障跟不上……南繁曾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如今逐步得到解决。“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基地已成为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服务全国的科研育种平台。”黄正恩介绍,海南稳定了南繁用地,为南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专职南繁管理机构,全力保障南繁基地生物安全。
2021年,省南繁管理局深入南繁基地,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和种业“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提升南繁管理服务质量。制定并印发了《南繁服务清单》,明确了服务事项、依据和流程等内容,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打造便民利企服务窗口,完成国家南繁检验检疫中心综合楼一楼服务窗口建设,推进南繁业务服务便利化。
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推动《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1—2030年)》出台,按照“一城、两地、三园”的布局,力争建成种子创新策源地、种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全球交流合作新平台、制度集成创新先行区,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中作出海南贡献。(记者 李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