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我省革命老区用好资源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红色引擎”激活老区“幸福密码”
海南是一片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历史,海南革命老区是我国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7年9月打响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枪,到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敌人封锁“围剿”的残酷环境中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写下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琼崖老区广大党员从红色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紧扣老区资源优势,推动革命老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民生殷实的壮美画卷,激活老区“幸福密码”。
牢记殷殷嘱托
走好“红色传承”之路
近日,在老区村庄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玫瑰谷的花田芳香四溢,令人沉醉。一望无际的花田里,辛勤劳作的乡亲们正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幸福之花。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位于博后村的玫瑰谷视察,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暖心嘱托。这句话被博后村镌刻在村门口的石头雕塑上,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当地干部群众。
如今,博后村当地老乡的生活,迎着春风,拔节生长,日新月异——在统一规划下,博后村处处焕发生机,水泥村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路水电网更加完善,夜间断电成为历史;民宿产业如火如荼,商店鳞次栉比。曾经贫困落后的黎族老区村摘下“穷帽子”,实现了家家都能就业、户户参与产业、人人都有收入。
文昌潭牛镇是我省革命老区重点镇。近年来该镇大庙村利用村落原有人文和生态资源,打造了共享农庄、诗意民宿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村。近两年来,大庙村道路硬化、周边绿化逐步推进,水电路灯、村牌、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牢记嘱托,近年来,全省老区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老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老区干部群众精气神进一步提升。
厚植生态优势
做优“绿色发展”文章
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革命老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5月,在我省革命老区重点镇三门坡镇荔枝园内,红色果实与采摘村民的笑脸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一颗颗新鲜海口火山荔枝被装入果筐,它们通过冷链物流运输到全国各地。三门坡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老区人民弘扬开拓奋进的革命精神,荔枝种植规模逐渐壮大。
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打安村,这个距离“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20多公里的黎族小村寨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在这里,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一栋栋带有民族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去年初,当地合水村兰花种植基地建成投用,切花及盆花产品已远销广东、云南等多个地区。
在儋州南丰革命老区,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全镇种植沉香达到30多万株。看准棕榈藤产业的效益,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丰镇种植棕榈藤面积3513亩,目前,企业正积极跟南丰镇政府沟通洽谈,争取扩大种植面积,加快棕榈藤产业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开发利用,为当地增加就业、群众增收作贡献。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相关9个市县均属于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政府通过整体生态搬迁行动,保护了这片宝贵的生态资源。老区群众依托好生态,日子越过越富裕。
扛牢历史使命
夯实“两个更好”基础
如何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加快老区振兴发展放在全省的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聚焦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弘扬琼崖革命精神。
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梁振球介绍,我省以琼崖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为主题,以琼崖革命斗争历史脉络为主线,选取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海南解放公园等代表性革命纪念设施重点进行提质改造,将其打造成红色教育阵地。
2021年9月,我省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琼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老区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水平,以开放合作增强振兴发展,发挥老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东方市感城镇不磨村是一个红色老区村庄。在革命年代,先后有20多名热血青年血洒疆场。在和平年代,不磨村村民着力发展芒果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今年3月,不磨村(芒果)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革命老区的希望和未来在青少年一代。2019年起,省老促会联合海南师范大学在全省革命老区共同开展红色爱心图书室创建活动,利用海南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为老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助力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从2019年至今,省老促会联合海南师大共创建“红色爱心图书室”15个。(记者 刘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