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亚从严从细落实社区各项管控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面落实好“十字”封条、常态化巡查等防控措施,确保“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攻坚拔寨,力争早日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网格化+巷长”
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崖州区已连续2天实现零新增,但是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很有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8月21日18时许,三亚市崖州区东关社区东四巷巷长卢钟华和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检查封条的完整性,“作为一名巷长,我要对这条巷里的14户72名居民负责。”
看到一户居民家的封条因雨水淋湿破损,卢钟华立即拿出写着“居家隔离”字样的封条重新贴上。“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小封条发挥了大作用。”卢钟华说。
“封条的贴法十分有讲究,若完全贴紧,隔天医护人员入户进行核酸采集、跑腿志愿者上门送物资时只好直接撕毁封条,将增加后续工作量。”卢钟华先将一张封条竖向贴在门上,中间留出空隙,另一张横着张贴的封条穿过空隙,呈“十字”形,“如此一来,居民若打开大门,从房内则无法还原,十字插销封条还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工作成本。”
东关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潘立仁介绍,把防疫举措精细化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是东关社区探索的办法。
“我们把社区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下设网格长、网格员,并在居民志愿者中设立33个巷长,负责对接每一条巷子的居民。”潘立仁说,巷长与省直机关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密切对接,配合做好医护人员入户采集核酸样本、物资配送等工作。
在东关社区居委会门口前,悬挂着长两米、宽1米的“作战图”,上面记载了每个网格区域内每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便于入户人员按照“作战图”开展工作。
潘立仁说,连日来,东关社区集结各方力量,医护人员、驻村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巷长等189人,利用“网格化管理+作战图”模式,形成合力,对辖区4个网格开展“地毯式”上门核酸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精细化抓落地
采取分类应对管理措施
“我被开水烫伤了,需要去医院。”近日,三亚市海棠区林旺社区第二网格居民群内,一位居民焦急地求助。第二网格长罗亚莉了解后,立即上报协调车辆,和联防队员一起将这位居民送到医院。
林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蔚介绍,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增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把社区里的人员信息掌握得更清楚、更细致,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能够精准落细落实。
疫情防控中的各项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关键看基层。在当前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三亚对网格这个基层最小治理单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设置划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天涯区红旗街社区将8个网格划分为2个安全区网格、4个疫情区网格及2个重疫情区网格,对不同区域采取分类应对管理措施。“我们对疫情区网格和重疫情区网格加强巡查管控,并由网格员每日做好全面消杀及清洁工作,对居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需求,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帮助购买和配送到门。”红旗街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巡查组网格员李敏说,巡查组采取三班工作制,每日对网格区域内居民居家隔离、封条管理、静态管理等情况进行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管理。(记者 周月光 徐慧玲 李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