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预防“春季传染病+新冠”这份指南请收好

2023-02-10 08:36   来源: 海南日报

  我省中小学开学在即,省疾控专家提醒:由于春季也是各类流行疾病高发的季节,加上开学季的到来,学生们回到学校后处于人群密集的环境,所以除了新冠病毒的日常预防外,各位家长更要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

  开学如何预防新冠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疫情防控作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

  省疾控专家表示,指南明确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还需预防这些传染病

  省疾控专家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常见的传染病。校园是师生聚集的场所,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均可在人群密集的校园内传播。

  例如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它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为39℃至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接触患者1至7天发病,各学段儿童、青少年均易感染。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对6月至5岁儿童而言,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学校、餐馆、医院等地。虽然目前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没有特效药,以补剂及对症治疗为主,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它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等。

  专家提醒,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每天及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孩子有发热症状要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孩子有发烧及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应自觉戴上口罩并带其就诊。如孩子需要居家隔离治疗,家长应督促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同学接触,不参加校外辅导班等活动,避免造成疾病传播。(记者马珂)

[责任编辑 张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35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