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清单+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

2022-07-08 09:05   来源: 海南日报

  原题:昌江创新推出“4E+4N清单积分制”,为乡村治理提供履责考评新抓手

  “清单+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

  7月3日中午,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山竹沟村村民韦秋丽陪母亲过生日时,一家人拍了张大合照。

  “2分!”当她顺手将照片上传至该县乡村治理应用系统后,自家的积分账户里很快多了一笔“进账”,积分缘由为“孝顺父母”。“虽说我们并不是冲着积分才孝顺父母,但积分榜大伙儿都看得到,谁都想得个好名次。”韦秋丽说。

  不仅是村民,就连村“两委”干部也“计较”自己在积分榜上的排名。

  “过去每个人到底干了多少活,没人说得清,可如今不同了。”几天前,山竹沟村委会副主任陆智兴替村民跑腿申请了低保,这项工作将给他的户头添上5分,“谁干的活多,谁干的活少,通过积分一目了然。”

  这种将村规民约与具体村务进行赋值量化的方式,被称为积分制。过去,它常被用于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但乡村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隐疾”,使得这套方式无法照搬至村“两委”干部身上。

  譬如前段时间,山竹沟村委会办公室里的一台打印机坏了,大伙儿讨论半天也不知道该找谁解决,最后只能将问题丢给了村支书。

  “事很小,却折射出村级事务权责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山竹沟村支书陆运强直言,很多时候,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也是不知道该由谁负责,只能随机摊派,“各种事情堆积起来千头万绪,更不用说将这团‘乱麻’量化为一个个积分进行考核。”

  陆运强的感受,也是昌江乡村振兴局局长林克爱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直到中央、省委相继发文提出“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这让她顿时萌生出一个念头:是否可以将清单制与积分制结合?

  今年2月,昌江启动前期调研摸底工作,同时招募第三方技术团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围绕清单编制工作,该县很快掀起一场关于乡村治理的大研讨、大梳理活动——

  一方面,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将需由村级组织协助和承担的具体事务细化为清单并赋予分值,同时编制规范职权运行“流程图”;另一方面,充分征询村民意见,由各家各户投票决定哪些行为应该被纳入村民行为清单,又该如何积分。

  “这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我们一个部门远远不够。”林克爱说,正是在昌江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动下,该县多部门合力,很快构建起“4E+4N清单积分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并于6月底在石碌镇山竹沟村、叉河镇红阳村镇展开试点。

  4E,包括公共服务清单、乡村发展清单、党建引领清单、村民行为清单、E类动态清单,不仅基本涵盖村“两委”干部“该干”和“协办”事项,也结合乡风文明“七个倡导”活动对村民言行进行了清单量化;4N即对村级事务逐项按“责、权、事、费”四个要素进行解构,确保“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陆智兴梳理清单后发现,自己一共需承担13项事务。“每一项事务的具体内容、经费来源清清楚楚,我们只需照单履职即可。”在他看来,事还是那些事,人还是那些人,但厘清权责、规范流程后,一下子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不仅村“两委”干部尝到了“4E+4N清单积分制”的甜头,这段时间,山竹沟村村民们讨论得最多的,也是这一制度。

  “系统用起来很方便,总忍不住打开看看,谁家排在了第一。”几天前,山竹沟村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得知参与即可每人获得10个积分后,村民陆文华果断拉上了一家老小6口人齐上阵,“原本觉得这些活动可去可不去,但如今情不自禁地就想多参加活动赚积分、争排名。”

  村民赚来的积分,可以兑换各类生活用品及生活服务;村“两委”干部与村民小组长的积分与评先评模挂钩;上述两者的积分总和则构成村集体积分,用于兑换各类政府政策激励。

  “这样一来,‘家里事’变成了‘村里事’,‘村里事’也关系到各家各户的切身利益。”昌江清单积分制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周海娇注意到,试点不到10天,2个试点村庄已经出现争积分、比着干,作贡献、抢着干的可喜局面。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4E+4N清单积分制”将于7月中下旬在昌江全面铺开。

  这一创新制度也引起其他市县的关注与学习。7月6日一大早,一支来自三亚的考察小组便赶到了山竹沟村,“揪”住村“两委”干部问长问短学经验。

  “这是对乡村治理模式的一次新尝试,值得鼓励。”在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昌江创新推出的“4E+4N清单积分制”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履责考评抓手,“我们也期待其他市县在推广运用积分制和清单制时,能继续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破题。”(记者 李梦瑶)

[责任编辑 韩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1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