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吸引资本布局海南农产品加工业
海南农产品“加”出新风向
你会不会想到,你在“奈雪的茶”“COCO”茶饮店喝到的百香果汁、金桔柠檬饮品来自“海南制造”?你买到的比利时品牌巧克力——其原料可可来自海南?你加入购物车的“沉香口腔清新剂”,是海南企业为你打造的芬芳?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吸引一批海南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海南,不仅为海南农产品注入科技内核,形成品牌优势,还加出“新风向”,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
让传统农业“加分”
在琼海市塔洋镇群良村,一片绿色的槟榔林里,穿插种植的百香果树结出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这些果子成熟后,将被送往海南鲜友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制作成一瓶瓶美味的冷冻百香果浆。
“这些果浆将直供‘奈雪的茶’‘COCO’等国内知名连锁茶饮店。”海南鲜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藤楠表示,公司主要生产芒果、柠檬、凤梨、百香果等十多种海南热带水果鲜果汁精加工产品,每年约收购海南热带水果8000吨。
“随着近年来果汁饮品消费市场趋向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海南热带水果加工成的产品十分受市场欢迎。”陈藤楠说。
在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的展厅里,摆放着一个新产品:100毫升装的山柚油。这款山柚油专门针对海南市场研发。
该公司董事长张慧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南本地生产的山柚油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欢,该公司将对这款产品的外包装进行调整,计划今年上半年上市销售。
事实上,海南拥有许多富有热带特色的农产品资源,如槟榔、椰子、咖啡、沉香、山茶树等。而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民、农村、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做好农产品加工这篇文章,让传统农业实现了“加分”。
在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何琼妹透露,2021年,海南用好自贸港政策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国际贸易,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10%,尤其是洋浦经济开发区引进澳斯卡粮油加工项目,年产值达50亿元,势头好、潜力足。
作为海南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热带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补链”,大大提升了农业产值。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海南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2.7%,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
自贸港政策红利
吸引资本“加盟”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除了吸引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投资海南,一些资本也不断扩大海南农产品加工投资版图。
一颗小小的海南咖啡豆,吸引众多资本青睐:正大万宁兴隆咖啡城项目建设提速,将通过新建全自动咖啡生产线、创立全新品牌、实现全面推广优化加工产业;近日,海南小洋侨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其将打造“种植+电商+农庄+文化+旅游+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让海南咖啡产业前景更有想象空间。
在万宁兴隆种植的可可,牵手比利时高级定制巧克力品牌Pierre Marcolini(皮尔·马可里尼),制作成中国·海南二次方系列巧克力并进行全球首发,广受消费者欢迎。皮尔·马可里尼表示,海南在原材料进口、生产设备等方面有优惠政策,“使用海南可可优质原料,在海南开设巧克力品牌免税店,我们将来会考虑。”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的释放,吸引很多资本布局海南农产品加工业。”海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企业非常看好海南热带水果加工并不断在海南布局。
但是,部分企业也建议,目前,享受加工增值政策仍局限在部分区域,期待在海南自贸港实现封关运作后,政策红利能辐射到海南其他区域,做大加工产业版图。
多个加工业短板
亟待“加长”
近年来,尽管海南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红利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向,取得一定成效,培育出一批如南国集团、春光集团、椰树集团等实力较强的本土化加工企业,但在全国市场上“叫得响”的深加工农产品并不多。
一方面,受制于岛屿型经济模式,海南受土地等因素制约,农产品种植规模有限等因素大大制约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受访加工农业企业也认为,农产品加工需要标准化种植,一些农户过分追求“早上市”,导致果品品质下降,影响产业前景。
“我省是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和热带水果基地,但多数果菜都是鲜食,加工产品具有季节性。”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比如荔枝上市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月,这个季节加工完了,其他月份都闲置,导致加工企业无法支撑其他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建议,我省要通过合作组织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冷库链储存,提升农产品加工的专业化程度。同时,要加大产业工人的培养,可灵活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培养产业工人,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人才。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农业加工链中创新链的一环,有助于农产品整体价值链的打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认为,农产品加工需要新理念、新技术的注入,才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产品升级,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将为农产品的高品质和标准化生产赋能。(记者 傅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