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境外船舶移籍和登记“一事通办”,服务效率提升逾90%,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数亿元
打造船舶登记“海南范例”
一面锦旗,赠送方觉得“轻”了,获赠方觉得“重”了——
3个月前,海南海盛航运有限公司向海南海事局赠送一面锦旗,对该局在办理“盛宁海”轮等9艘船舶转籍海南自由贸易港过程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细致、热情帮助表示感谢。
觉得锦旗“轻”了,是因为“海南海事部门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停航、‘零等待’办理9艘船舶的转籍登记手续,为企业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效益,节约了数千万元的运营成本。”该公司总经理鞠延辉认为,一面锦旗远不能体现海南海事部门的付出。
对于这面锦旗,海南海事局却觉得“重”了。“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企业的诉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近日,海南海事局局长吴辉介绍,在获悉该公司有意向将9艘船舶转籍到海南自贸港登记后,海南海事部门主动作为,提前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并按照“一事通办”工作机制,在原船籍港注销当日即办结所有船舶证书文书,实现当天申请、当天领证,做到无缝衔接,避免因船舶办理转籍手续影响正常营运,也避免了数千万元的停航办证损失。
不论是职责所在还是由衷感谢,其实都要“归功”于境外船舶移籍和登记“一事通办”制度创新。
为解决境外船舶进口注册环节多、材料杂、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海南海事局联合海口海关、省交通运输厅、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以船舶登记为切入点,“合纵联横”分步开展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
“第一步,建立‘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机制:将十余项与船舶登记及相关海事政务事项纵向整合贯通,形成‘一窗受理、协同审批、无缝衔接、全程服务’;第二步,建立‘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机制:横向联通船舶市场准入服务节点,建立海关、交通、船检等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形成‘专人负责、全程服务,信息互通、审批协同,依托平台、不见面审批’。”海南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套机制的创新,也实现了“1+1>2”的效果:全国首次延伸船舶登记服务概念并进行改革、全国首创全流程跨部门联合审批机制,全国首创政府搭建平台、央地合作服务机制,以及省内首创船舶登记“不见面审批”等,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船舶注册便利性、时效性。
吴辉详解道,“一事通办”首次将船舶从建造到投入运行所需办理的20多项证书、文书纳入船舶登记服务范畴,协同并联办理,大幅度整合了申请材料,压缩了办理时间。而“一事联办”则打破了部门壁垒,将“零关税”进口企业资格认定、进口船舶技术勘验、船舶进口通关等系列手续同步办理、并联审批,实现了审批效率革命性提升。
创新就是生产力。“环节减少、材料精简、企业运营成本节约,由此提升了服务效能、增强了政策吸引力、打造了船舶登记‘海南范例’。”吴辉用案例和数据佐证境外船舶移籍和登记“一事通办”制度创新主要成效,“境外船舶移籍原来至少需要100多个工作日,实施制度创新后,大幅压缩至8个工作日,效率提升逾90%。‘海丰海口’轮由香港转籍海南,不超过8个工作日就完成办理,实现了境外船舶移籍海南自贸港‘零的突破’,有力促进了航运要素向海南自贸港聚集。”同时,制度集成创新为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实现“以时间创效益”。
境外船舶移籍和登记“一事通办”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港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并形成了引领示范,吸引了更多船舶到海南登记。截至2021年9月16日,按照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模式办理船舶登记603艘,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模式办理船舶登记9艘,实现了海南自贸港航运政策的率先落地,服务效率提升逾90%,为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打造了船舶登记“海南范例”。(记者 陈雪怡 通讯员 石俊 吕东星)